濕瘡的問診
發布時間:2022/10/01 中醫問診 瀏覽次數:12
濕瘡是指皮損多種,形態各異,經過慢性,常有瘙癢、糜爛、流滋、結痂等癥狀的皮膚疾患。又名“浸淫瘡”“旋耳瘡”“繡球風”“四彎風”等。有的稱本病為“濕瘍”。浸淫遍體,滋水極多者稱“浸淫瘡”。《諸病源候論》中說:“浸淫瘡是心家有風熱,發于肌膚,初生甚小,先癢后痛而成瘡。汁出浸潰肌肉,浸淫漸闊,乃遍體。”《醫宗金鑒》將丘疹為主的濕瘡稱做“血風瘡”或“粟瘡”,說:“遍身生瘡,形如粟米,瘙癢無度,搔破時,津脂水,浸淫成片。”中醫認為本病常因飲食失節,嗜酒或過食辛辣、刺激,腥發、動風之品,傷及脾胃,牌失健運致使濕熱內蘊,外感風、濕、熱邪,內外兩邪相搏,充于膿理,浸淫肌膚發為本病;或因素體虛弱,脾虛不運,脾為濕困,肌膚失養;或因病久傷陰血,血虛生風化燥而成。發于小腿者伴有青筋暴露者,常由于氣血運行失常,濕熱蘊阻所致。總的治療原則為清熱利濕,健脾除濕,養血潤燥。
西醫的濕疹相當于本病。
(一)問診要點
本病具有多形損害、對稱分布、自覺瘙癢、反復發作、易演變成慢性等特點。問診應注意這幾個方面,一般分為急性、亞急性和慢性三種。急性者多泛發全身,慢性者往往固定在某些部位,亞急性者介于兩者之間。急性者發病較快,對稱分布以顏面、四肢遠端、陰囊為多見,可泛發全身,經常潮紅、丘疹、水皰、膿皰、流水、結痂同時出現。自覺灼熱及劇烈瘙癢,急性者未能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,可轉至亞急性。亞急性者以丘疹、結痂、鱗屑為主,僅有少量水皰及輕度糜爛。慢性者多為急性或亞急性濕瘡多次反復發作而成,亦有少數起病即為慢性者,多局限于一個部位,炎癥不明顯,皮膚損害特征為患部皮膚肥厚、粗糙,觸之較硬、嵴溝明顯,呈苔蘚化、皸裂,暗紅或褐色。
本病除應與接觸性皮炎鑒別外,尚需與神經性皮炎鑒別。神經性皮炎常先有瘙癢,搔抓后出現皮疹,慢性經過,皮疹以頸、肘、膝部伸面及股內側多見。皮疹為圓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,形成苔蘚樣變,邊緣常有散在的扁平發亮的正常皮色丘疹,無水庖。另外脂溢性皮炎好發于皮脂分泌較多的部位,損害主要為黃紅色或鮮紅色斑,覆蓋以油膩性鱗屑或痂皮。
本病辨證分型仍以皮疹為主,一般以紅色丘疹為主,泛發全身劇癢者為風熱型;流水淋漓,味腥而粘或結黃痂者為濕熱;皮疹暗淡不紅,滲液少且清稀,有淡黃色脫屑者為脾虛濕困;陰虛夾濕者皮疹以丘疹、丘皰疹或浸潤斑片為主;風盛血燥者皮損以浸潤、肥厚、色素沉著伴劇癢為主。
(二)分型問診
1.風熱
問診:皮疹發展迅速,以紅色丘疹為主,泛發全身,劇癢,常抓破出血。滲液不多,舌紅、苔白或薄黃,脈弦帶數。
治法:涼血祛風為主。內治藥用荊疥、防風、牛蒡子、蟬蛻、生地、生石膏、知母、苦參、木通等。
2.濕熱
問診:發病較快,病程短,皮損焮紅作癢,流水,味腥而粘,或結黃痂,或沿皮糜爛,大便干結,小便黃或赤。
治法:清利濕熱。內治方用龍膽瀉肝湯或萆薢滲濕湯。熱盛者加生石膏、白茅根;毒熱盛時加大青葉;大便燥結加大黃。
3.脾虛濕盛
問診:病程日久,口渴不思飲,面色無華,納差,大便不干或大便溏薄,腹脹或小便不黃,皮損暗淡不紅,滲液少且清稀,可有淡黃色脫屑,或以結痂浸潤的斑片為主。
治法:健脾燥濕。除濕胃苓湯加減。濕盛滲出多時加萆薢、車前子;有熱象時用茵陳、黃柏、滑石。
4.陰虛夾濕
問診:病程日久,耗傷陰血.血燥生風,皮疹可為丘疹、丘皰疹或浸潤斑片。
治法:滋陰除濕。藥用生地、元參、當歸、麥冬、玉竹、鮮蘆根、木通、冬瓜皮、茯苓皮、知母等。
5.風盛血燥
問診:皮損以浸潤、肥厚、色素沉著伴劇癢為特征。
治法:養血潤燥祛風。消風散或四物消風散加減。
外治:急性期水皰糜爛滲出明顯者,外用馬齒覽煎水或黃柏、生地榆煎水,糜爛滲出較軟者,或結痂期除用濕敷外,可用氧化鋅油或新三妙散調油外敷;干燥裂口可用潤肌膏外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