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典-用心做最好的中醫知識整合平台!
中醫問診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中醫問診 > 中藥毒的問診

中藥毒的問診

發布時間:2022/10/01 中醫問診 瀏覽次數:14

中藥毒指口服、注射或皮膚粘膜直接用藥后,而引起機體的反應。《諸病淵候論》中說:“凡藥有大毒,不可入口、鼻、耳、目。”又說:“凡合和湯藥,自有限劑,至于圭銖分兩,不可乘違,若增加失宜,便生他疾。”還說:“其為病也,令人吐下不已,嘔逆而悶亂,手足厥冷,腹痛轉筋。久不以藥解之,亦能致死,速治即無害。”常見引起本病的藥物有解熱鎮痛藥、安眠鎮靜藥、磺胺類藥物和抗生素等。中醫認為本病系稟賦不耐,食入禁忌,蘊熱中毒;或因脾虛不運,蘊湮化熱感毒,濕熱毒邪發于肌膚而致病;嚴重者毒熱入營,可致氣血兩燔。本病總的治療原則為清熱除濕,涼血解毒。

西醫的藥物性皮炎相當于本病。

(一)問診要點

本病問診主要應注意患者是否有明確的用藥史及一定的潛伏期,是否伴有全身癥狀。一般發病前有明顯的用藥史,潛伏期長短不定,第一次多在用藥后5~20天內發病,重復用藥常在24小時內發生,短者可在用藥后瞬間或數分鐘內發病。發病突然,自覺癥一般發癢灼熱,重者常伴發全身癥狀如發熱、倦怠、全身不適等。皮損形態多種,同一藥物,不同個體使用表現不同,不同藥物又可引起相同的皮疹。皮疹可表現為蕁麻疹樣、多形紅斑樣,麻疹樣或猩紅熱樣、固定性紅斑.大皰性表皮松解、剝脫性皮炎樣、濕疹皮炎樣,發病大多數比較急性,很快消失,較嚴重者可待續2~3個月,可導致肝、腎、心、腦、關節疾病及造血系統障礙,亦可累及指甲、毛發。原因除去,易于治愈。本病因可表現為上述各種皮膚病的形態,很難鑒別。需仔細觀察皮損,尋問病史。

(二)分型問診

1.熱毒夾風

問診:皮疹以泛發紅斑或紅色小丘疹,灼熱瘙癢為主。伴惡寒,發熱,頭痛,周身不適,口渴。

冶法:清熱解毒,疏風透邪。內治方用桑菊飲或銀翹散合白虎湯加減。

2.火毒夾濕

問診:全身皮膚紅赤、灼熱腫脹,滲液、起皰,糜爛、結痂,煩躁不安,小便短赤,大便秘結,或有黃疸、水腫、尿少。

治法:涼血解毒,清利濕熱。內治方用清瘟敗毒散或犀角地黃湯,或導赤散加減。

3.熱毒傷陰

問診:皮疹紅腫逐漸消退,滲出減少,或鱗屑脫落,發熱煩渴,面赤身紅,甚或鼻衄。

治法:養陰清熱,佐以益氣,兼解余毒。內治方用增液湯合白虎湯加減。

外治皮疹以丘疹焮紅為主,外用三黃洗劑;以丘皰疹,水皰、糜爛、滲出為主,外用馬齒寬洗劑;皮膚干燥,脫屑癢重,可選用青黛膏,黃連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