癮疹的問診
發布時間:2022/10/01 中醫問診 瀏覽次數:13
癮疹系指皮膚出現鮮紅或蒼白色風團,時隱時現而言,中醫又名“風疹”“風瘙癮疹”“赤疹”“自疹”“風??””時疫疙瘩”“白?瘼”“逸風”“風疹塊”“鬼飯疙瘩”等。《素間》中說:“少陰有余,病皮痹隱疹。”《諸病源候論》中說:“邪氣客于皮膚,復逢風寒相折,則起風瘙癮疹。”又說:“大人陽氣外虛則多汗,汗出當風,風氣搏于肌肉,與熱氣并,則生??,狀如麻豆,甚者漸大。”中醫認為本病多因稟賦不受,又食魚蝦等腥葷動風之物;或因飲食失節,胃腸實熱;或因平素體虛,衛表不固,復感風熱、風寒之邪,郁于皮毛、肌腠之間;或因情志煩憂,肝郁不舒,氣機壅滯不暢,郁熱化火以致血熱偏盛,灼傷陰血,致陰血不足,復感受風邪而發病。總的治療原則為疏風、透表、托疹。
西醫的蕁麻疹相當于本病。
(一)問診要點
本病問診主要在皮疹的形態和有關病史。本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,男女皆可患病。皮疹的特征是瘙癢性風因,扁平隆起,大小不等,形態不一,突然發生,發無定時,迅速消退,不留痕跡,發無定處。損害數目常隨損抓刺激而擴大、增多,有的融合成環狀、地圖狀等各種形態。
本病應與貓眼瘡鑒別。貓眼瘡好發于春秋兩季,病變多在手足背,手掌足底等處;皮疹有紅斑和丘疹等,典型皮疹為環狀或彩虹狀,色澤紫紅。另外還應與水疥鑒別,水疥多發于小兒,常春夏發病,腰脹、四肢可見花生米至蠶豆大紡錘形風團樣皮疹,瘡頂常有小水皰或大皰、血皰。
本病辨證主要根據皮疹顏色來辨寒熱。皮疹色白,遇冷加重,得熱緩解為風寒證;皮疹色紅,遇熱加劇為風熱證;皮疹伴脘腹疼痛,神疲納呆,大便秘結為腸胃實熱;若皮疹反復發作日久或勞累后加劇,神疲乏力者為氣血兩虛;與月經有關者為沖任不調證。
(二)分型問診
1.風寒外襲
問診:疹色淡紅或發白,常因風吹、遇冷即發作或加重,遇暖減輕。
治法:疏風散寒,調和營衛。內服方用麻黃桂枝湯加減。
2.風熱乘肺
問診:疹色鮮紅,皮膚灼熱,常遇熱加重,日曬后明顯,得冷則隱,好發于暴露部位,甚癢,伴心煩口渴,重則面唇俱腫,或脘腹疼痛。
治法:祛風清熱。方用疏風清熱飲加減,或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。
3.熱毒熾盛
問診:發病突然,皮疹大片并遍布全身,有時可呈出血樣皮疹,瘙癢劇烈。伴高熱,煩躁不安,小便短赤,大便秘結,口渴喜冷飲,舌紅苔黃,脈多洪數。
治法:清熱,涼血,解毒。內治方用犀角化毒湯合化斑湯加減。
4.腸胃濕熱
問診:自覺發熱,瘙癢,疹色多鮮紅,神疲納呆,脘腹疼痛,大便秘結或泄瀉。
治法:通腑泄熱,祛風解表,內治方用除濕目芩湯合茵陳嵩湯加減。
5.蟲積傷脾
問診:多見于小兒身體瘦弱,發生風團樣皮疹,反復不愈,面黃面有“蟲斑”,時有臍周疼痛,大便中可查到蟲卵。
治法:健脾驅蟲。內治方用烏梅丸、香砂六君子湯加減。
6.風盛血瘀
問診:經常反復出現風團,疹色暗紅,時隱時現,皮疹以下肢為多,人夜尤甚。舌多紫暗或有淤斑,脈遲澀。
治法:祛風活血。內治藥用莪術、干漆、桃仁、紅花、麻黃、桂枝、連翹、桑白皮。
7.氣血兩虛
問診:患者體質多較虛弱或有慢性病,風團反復發作,經年不愈,勞累時加重。神疲乏力,飲食無味,夜不能眠,面色蒼白無華,唇甲元華,形體消瘦。
治法:調補氣血。內治方用當歸飲子、八珍湯加減。
8.衛氣不固
問診:患者體質虛弱,多汗,面色蒼白,汗后發疹,皮疹常如粟如豆,少數呈大片。或有惡寒,低熱,反復發作,不少患者系急性病后病情纏綿不愈。
治法:固表斂汗,佐以祛風。內治方用玉屏風散合消風散加減。
9.心脾氣虛
問診:皮疹的發生多與精神緊張有關。患者有失眠多夢,神志不寧,咽千口燥,健忘怔仲,心慌盜汗,常入夜發生,瘙癢劇烈。
治法:養血寧神。方用歸脾湯加減。
10.沖任失調
問診:皮疹的發生常在經前或經期加重,行經后可自行消退,或與妊娠有顯著關系。此型多與內分泌失調有關。
治法:調攝沖任。內治方用桃紅四物湯合二仙湯加減。
針灸療法,可以鄰近取穴,損害以頭部為主,取絲竹空、迎香、風池,損害以腰部為主,取肺俞、腎俞;損害以腹部為主,取中脘;損害以下肢為主,取伏兔、風市、足三里、委中。循經取穴,風邪善犯陽經,取大椎、血海、足三里;濕邪善侵牌經、取脾俞、曲池、足三里,血燥生風易侵肝經,取三陰交、血海、曲池。可用耳針療法及穴位注射方法、放血方法。
外治法,可用楮桃仁、茵陳、苦參、蘇木、樟樹刨皮、蒼耳子、浮萍、威靈仙,取其中2~3種藥水煎,乘熱先熏后洗。每天1~2 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