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典-用心做最好的中醫知識整合平台!
中醫問診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中醫問診 > 帶下病的問診

帶下病的問診

發布時間:2022/10/07 中醫問診 瀏覽次數:11

婦女自青春期開始,陰道內有少址白色或無色透明,無特殊臭味的液體流出,有潤澤陰道、抵抗外邪的功用,為正常生理現象,屬生理性帶下。它是一種陰液,是在腎氣盛,天癸至,沖任二脈通盛情況下產生的。由脾運化敷布、腎閉藏,并由任脈主司和帶脈約束。若帶下的量明顯增多,顏色、質地異常,或有臭味,或伴有局部及全身癥狀者,稱為帶下病。根據帶下不同顏色,分別稱為“白帶”“黃帶”“赤帶”“赤白帶”“五色帶”,亦稱為“白沃”“赤白沃”“白瀝”“赤瀝”“赤白瀝”。帶下病的病因多屬濕邪為患。因經行產后,胞脈空虛,不注意衛生,涉水淋雨,以致外濕內侵胞宮、沖任;或因洗滌器器皿不潔,或手術不慎,或經期、產褥期同房,以致濕熱乘虛而入;或因腎、脾、肝功能失常,水液內停。無論外濕、內濕損傷任帶二脈、使任脈不固,帶脈失約,均會發生帶下病。本病治療以除濕止帶為主。根據其虛、實、寒、熱及病變所處臟腑而采取相應的治療原則。

西醫的各種陰道、宮頸、子宮、輸卵管炎癥以及生殖器腫瘤所致陰道分泌物異常者,均可屬本病范疇。

(一)問診要點

根據帶下量增多,顏色、質地異常,伴有臭味,或局部瘙癢者,即可診為帶下病。本病應與月經前后、孕期、有宮內避孕器所致陰道分泌物多,但色、質無變化,無臭味的生理性帶下相鑒別。還應詢問有無小便異常,與白濁、淋證所致尿液洷濁相鑒別。赤帶時還應與經間期出血,涌下相鑒別。

通過問診,根據帶下量、色、質、味辨其虛實寒熱,根據全身癥狀辨其所屬臟腑。帶下量多、色白、質稀者屬虛、屬寒,多為脾虛或腎虛,帶下量多、色黃、質稠、微臭為濕熱下注;帶下量多、色黃綠,或如米泔,味穢臭者多為濕毒。

(二)分型問診

1.脾虛

問診:帶下量多、色白或微黃、質稀或微稠,無臭味,綿綿不絕。伴面色萎黃,神疲肢軟,浮腫,納差,便溏。

治法:健脾益氣,升陽除濕,方用完帶湯。若小腹下墜加黃芪、升麻以升陽舉陷;若帶下日久不止者,加烏賊骨、熒實、煅牡蠣以固澀止帶。

2.腎陽虛

問診:帶下量多、色白或透明無色、質地清稀如水.無臭。伴面色晦暗,畏寒肢冷,腰痛如折。小腹發冷,夜尿頻數。

治法:溫補腎陽,固澀止帶。方用內補丸。畏寒肢冷者,加補骨脂、艾葉以溫陽散寒;小便頻數者,加桑螵蛸、赤白脂以固澀縮尿,并能固澀止帶。

3.腎陰虛

問診:帶下量或多或少,赤白相兼,質粘稠,無臭味,陰道灼熱,或干澀不適。伴口干口渴,五心煩熱,失眠多夢,小便黃,大便干。多發生在老年婦女。

治法:滋補腎陰,清熱止帶。方用知柏地黃湯加灰實、金櫻子、女貞子。

4.濕熱

問診:帶下量多、色黃、質粘稠,或為灰白色呈泡沫狀,或色白呈豆腐渣樣,有臭氣,外陰瘙癢不適。伴胸悶腹脹。

治法:清熱利淫止帶。方用止帶方。伴胸脅脹痛,口苦者,加柴胡、夏枯草,或用龍膽瀉肝湯以疏肝清熱,利濕止帶。

5.濕毒

問診:帶下量多、色黃綠如膿、質粘稠,或雜有血液或膿血俱下,或為土色帶下,穢臭難聞,或外陰灼熱疼痛。伴小腹疼痛下墜,口干口渴,小便黃少,大便干燥。

治法:清熱解毒,除濕止帶。方用五味消毒飲加土茯苓、蚤休、薏苡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