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典-用心做最好的中醫知識整合平台!
中醫問診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中醫問診 > 陰瘡的問診

陰瘡的問診

發布時間:2022/10/08 中醫問診 瀏覽次數:16

婦女陰戶紅腫、疼痛、膿水淋漓,或積結成塊,或潰瘍如蟲蝕者,稱為陰瘡,又稱“陰蝕”“陰繭”。本病的發生多因七情郁火,肝脾受損,肝火夾濕熱下注于外陰而蘊成瘡瘍;或因經期、產褥期不注意衛生,以致邪毒入侵,蘊而生熱,與氣血凝滯,肉腐成膿,發為陰瘡,或因體虛正氣虛弱,風、寒、濕乘虛而入,與血相結成瘡瘍,因正氣虛弱,不能托毒外出,致瘡瘍久不愈合;或因陽虛體弱,寒凝血滯,痰濕內生,互結為塊,積于外陰成瘡。本病應根據證型,采用“熱者清之,寒者洞之,虛者補之,下陷托之”的治療原則。

西醫的外陰炎、前庭大腺炎、外陰潰瘍、外陰癌等均屬本病范疇。

(一)問診要點

通過問診及局部檢查,外陰有紅腫、疼痛、結塊,潰瘍即可診為本病,但應注意口腔、眼睛是否也有潰瘍,應與狐惑病(白塞綜合征)相鑒別。對那些久不痊愈者,還須做些必要檢查,以明確是否為外陰癌、外陰結核,以免延誤治療。

本病根據外陰腫塊有無紅腫、疼痛及分泌物性狀,結合全身癥狀進行辨證論治。一般來說,局部有紅、腫熱、痛,分泌物多,色黃綠者,為肝經濕熱,或熱毒內蘊;局部包塊不紅不疼,皮色不變,為囊性者,屬痰濕內聚,局部潰瘍,久不收斂者,多為氣虛寒凝。

(二)分型問診

1.肝經濕熱

問診:陰戶紅、腫、熱、痛,或有積塊,或破潰流膿,或黃水淋瀝。帶下量多、色黃,有穢臭。伴心煩易怒,口苦咽干,小便黃赤,大便秘結。

治法:清泄肝火,利濕解毒。方用龍膽污肝湯加土茯苓、蒲公英、丹皮。

2.熱毒蘊積

問診:陰戶一側或兩側有積塊,掀紅灼熱,疼痛拒按,行動艱難。伴惡寒發熱,口干,小便澀滯,大便干燥。

治法:清熱解毒,化瘀散結。方用仙方活命飲合五味消毒飲加減。

3.痰溫內聚

問診:陰戶一側或兩側有積塊,不紅、不熱、不痛,皮色不變,觸之柔軟,經久不消。

治法:溫經散寒,化瘀養榮。方用陽和湯合小金丹加減。

4.氣虛寒凝

問診:外陰腫塊,皮色不變.經久不消.或外陰潰瘍,色灰白,經久不斂。伴神疲乏力,納差,便溏,心悸,心煩。

治法:益氣養血,托毒外出。方用托里消毒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