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典-用心做最好的中醫知識整合平台!
中醫問診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中醫問診 > 痢疾的問診

痢疾的問診

發布時間:2022/10/13 中醫問診 瀏覽次數:11

痢疾是以腹痛,里急后重,下痢赤白膿血為主癥的病證。古代醫籍中亦稱為“腸澼”“下利”“赤白痢”“血痢”“熱痢”“膿血痢”等。痢疾一證多發生于夏秋季節,時疫之痢亦具有傳染性。如《丹溪心法·痢篇》所說:“時疫作痢,一方家家,上下傳染相似。”導致痢疾友生的病因病機主要是由于外感濕熱,疫毒邪氣,邪蘊腸中或飲食不潔,生冷無度,損傷脾胃,食積寒濁,凝聚不散,均可阻滯氣機,氣血運行不暢,這些有形之邪與氣血相搏結,脂血傷敗,腐敗成膿曲排出則成赤白痢疾,又因寒濕或濕熱留于大腸,氣機不通則里急后重,腹痛。若疫毒熾盛,病情篤重,可出現高熱,譫語,昏不識人等熱閉心包的危證。痢疾一證總的治療原則為調氣行血。

西醫的細菌性痢疾、阿米巴痢疾、潰瘍性結腸炎、部分結腸癌、直腸癌,出現以腹痛、里急后重、下痢赤白膿血的癥狀時亦相當于本癥。

(一)問診要點

根據病人主訴有腹痛,里急后重,下痢赤白膿血的癥狀及必要的實驗室檢查(如便常規檢查有紅細胞或白細胞)即可確定診斷,在問診過程中應詢問發病的原因、時間,便質的性狀,腹痛與里急后重的關系,以與泄瀉相鑒別。

痢疾一證的辦證重點在下痢赤白膿血這一癥狀上。所以問診應注重了解便質中膿、粘液與血孰多孰少,以辨病在氣分在血分;詢問哪些因素可使下痢赤白膿血加重,以辨病屬熱屬寒;痢發日久,詢問其寒熱以辨病屬陰屬陽。痢疾病之初起多為實證熱證,若噯腐吞酸,脘悶不食多為痢夾食滯;若熱毒壅盛,發病急驟,甚至煩躁、昏迷、痙厥則為疫毒痢;若濕熱邪毒蘊結于腸中上攻于胃,胃失和降,受納無權而發展成噤口痢;若下痢日久,正氣秏傷可致陽虛,若痢疾時發時止,經年不愈則稱休息痢。

(二)分型問診

1.濕熱痢

問診:腹痛,里急后重,下痢赤白膿血相雜,肛門灼熱,小便短赤。

治法:清熱解毒,調氣行血。方用芍藥湯加銀花。若痢疾初起。發熱惡寒,腹痛滯下者,可用活人敗毒散;若表熱汗出,腹痛下痢。可用葛根芩連湯;若表證已解,痢仍不止。可用香連丸。

2.疫毒痢

問診:發病急驟。痢下鮮紫膿血,腹痛劇烈,里急后重,壯熱口渴,頭痛煩躁。甚至神昏痙厥。

治法:清熱涼血解毒。方用白頭翁湯加黃芩、銀花、赤芍、丹皮、地榆、貫眾等清熱解毒之品。若熱毒深入心營,神昏譫語,甚則痙厥,可加羚羊角、鮮生地,或合用神犀丹,或紫雪丹以清熱開竅鎮痙。

3.寒溫痢

問診:痢下赤白粘凍,白多赤少,或純為白凍,伴有腹痛,里急后重,飲食乏味,胃脘飽悶,頭身困重。

治法:溫化寒濕。方用胃笭湯加味。可加當歸、芍藥、檳榔、木香、炮姜以散寒調氣。

4.陰虛痢

問診:痢下赤白膿血,或下鮮血粘稠,肝腹灼痛,虛坐努責,食少,心煩口干。

治法:養陰清腸。方用駐車丸加味。若痢下血多者,可加丹皮、赤芍、墨旱蓮、地榆炭以涼血止血;若濕熱未清見口苦、肛門灼熱者,可加黃柏、秦皮清解濕熱。

5.虛寒痢

問診:下痢稀薄,帶有白凍,甚則滑脫不禁,或腹部隱痛,食少神疲,四肢不溫,腰酸怕冷。

治法:溫補脾腎,收澀固脫。方用桃花散合真人養臟湯,若痢久脾虛氣陷,脫肛者,可用補中益氣湯以益氣補中,升清舉陷。

6.休息痢

問診:下痢時發時止,日久難愈,飲食減少,倦怠怯冷,嗜臥、臨廁腹痛里急,大便夾有粘液或見赤色。

治法:溫中清腸,調氣化滯。方用連理湯加檳榔、木香,積實以調氣行滯;若久痢不愈,寒熱錯雜,可用烏梅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