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典-用心做最好的中醫知識整合平台!
中醫辨證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中醫辨證 > 八鋼辯證之寒熱辨證

八鋼辯證之寒熱辨證

發布時間:2022/10/09 中醫辨證 瀏覽次數:15

寒熱是辨別疾病性質的兩個綱領。寒證與熱證反映機體陰陽的偏盛與偏衰,陰盛或陽虛的表現為寒證;陽盛或陰虛的表現為熱證。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說:“陽勝則熱,陰勝則寒”。《素問·調經論》說:“陽虛則外寒,陰虛則內熱”。即是此意。張景岳認為“寒熱乃陰陽之化也”。

寒熱辨證,不能孤立地根據個別癥狀作判斷,而是通過四診對與其相適應的疾病本身所反映的各種癥狀、體征的概括。具體的說,熱證是指一組有熱象的癥狀和體征;寒證是指一組有寒象的癥狀和體征。例如:表寒證,發熱,惡寒重,口淡不渴,舌苔薄白潤,脈浮緊等一組寒象與體征,故應診斷為表寒證;表熱證,惡寒,發熱重,口微渴,舌邊尖紅赤,脈浮數等一組熱象與體征,故應診斷為表熱證。須注意,惡寒、發熱與寒證、熱證不同。惡寒、發熱只是疾病的現象,疾病所表現寒熱征象有真假之別,而寒證 、熱證則是對疾病本質的判斷。

寒熱辨證,在治療上有重要意義,《素問·圣真要大論》說:“寒者熱之”、“熱者寒之”,即寒證要用熱劑,熱證要用寒劑,兩者治法迥然不同,臨床上如寒熱不辨,其不良反應立竿見影,后果嚴重。因此,寒熱辨證在八綱辨證中尤其重要。

寒證

寒證是感受寒邪,或陰盛陽虛所表現的證候。多因外感陰寒邪氣,或因內傷久病,陽氣耗傷,或過服生冷寒涼,陰寒內盛所致。寒證包括表寒、里寒、虛寒、實寒等。

【臨床表現】各類寒證證候表現不盡一致,但常見的有:惡寒喜暖,面色白,肢冷踡臥,口淡不渴,痰、涎、涕清稀,小便清長,大便稀溏,舌淡苔白而潤滑,脈遲或緊。

熱證

熱證是感受熱邪、或陽盛陰虛,人體的功能活動亢進所表現的證候。多因外感火熱之邪,或寒邪化熱入里;或因七情過激,郁而化熱;或飲食不節,積蓄為熱;或房室勞傷,劫奪陰精,陰虛陽亢所致。熱證包括表熱、里熱、虛熱、

【臨床表現】各類熱證的證候表現也不盡一致,但常見的有:惡熱喜冷,口渴喜冷飲,面紅目赤,煩躁不寧,痰、涕黃稠,吐血衄血,小便短赤,大便干結,舌紅苔黃而干、脈數。

寒熱證鑒別要點

寒證與熱證,是機體陰陽盛衰的反映,是疾病性質的主要體現,故應對疾病的全部表現進行綜合觀察,尤其是惡寒發熱及對寒熱的喜惡,口渴與否,面色的赤白,四肢的溫涼,二便、舌象、脈象等是辨別寒證與熱證的重要依據。

《醫學心悟·寒熱虛實表里陰陽辨》說:”一病之寒熱,全在口渴與不渴,渴而消水與不消水,飲食喜熱與喜冷,煩躁與厥逆,溺之長短赤白,便之溏結,脈之遲數以分之。假如口渴而能消水,喜冷飲食,煩躁,溺短赤,便結脈數,此熱也;假如口不渴而不能消水,喜飲熱湯,手足厥冷,溺清長,便溏,脈遲,此寒也。”可作為辨別寒證與熱證的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