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典-用心做最好的中醫知識整合平台!
中醫問診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中醫問診 > 肛漏的問診

肛漏的問診

發布時間:2022/09/28 中醫問診 瀏覽次數:9

肛漏,是指肛管或直腸下端借瘺管與肛門周圍皮膚相通而形成的疾病。它是肛癰破潰或切開排膿后,膿腔逐漸縮小而形成,又稱“痔瘺”“漏瘡”。導致本病發生可因肛癰潰后,余毒未盡,蘊結不散,血行不暢;或因肺脾兩虛,濕熱乘虛下注大腸三經;或因房勞過度,過食辛熱溫腎之品,致使陰虛生熱,便秘腸燥;或憂慮氣結,熱毒瘟結或勞傷元氣,風濕燥熱四氣相合流于腸間,并聚成毒發為漏瘡。本病總的治療原則為清熱解毒、利澄,但根治方法還是切開瘺管。

西醫的肛瘺屬本病范疇。

(一)問診要點

本病的問診主要在于肛旁反復腫痛流膿。早期癥狀同肛癰表現,隨著膿液流出,膿腔變為瘺管后,全身癥狀輕,而主要以局部流出膿液為表現,膿液長期潯淫肛門皮膚可致瘙癢。若是內盲瘺,則為便出膿液,還應問大便情況及膿液是否與大便相夾,與潰瘍性結腸炎、克隆氏病、痢疾等腸道疾病相鑒別。

本病的辨證問診在千了解病程長短、全身情況等。肛漏早期,并有反復發作的腫痛流膿,為濕熱型;若局部紅腫疼痛甚,惡寒發熱,口渴,則為偏熱型,若局部墜脹,伴胸悶,渴不多飲,為偏濕型;肛漏久治不愈,年老多病之人,神疲體倦,面色萎黃或蒼白,食少便溏者,為氣血兩虛型;肛漏后期,體虛羸瘦,面色潮紅,低熱盜汗者,為肝腎陰虛型。

(二)分型問診

1.實證

問診:肛旁腫痛周期性發作,急性期同肛癰表現,繼之流出黃稠帶糞臭味膿液,或伴口干、發熱、便秘、小便赤等癥,為濕熱型。

治法:治宜清熱利濕。方用萆薢滲濕湯合二妙丸加減。若惡寒發熱者加荊芥、薄荷;若大便秘結者,加大黃。同時手術切開瘺管或用掛線法。

2.虛證

問診:病程較長,久治不愈。肛旁腫痛輕,膿水稀薄,低熱,盜汗,面色潮紅,體虛羸瘦,為陰虛澄熱。

治法:治宜滋陰清熱。方用六味地黃湯加減。骨蒸潮熱者,加銀柴胡、青嵩;盜汗者。加浮小麥;咳嗽痰中帶血者,加沙參、貝母。并配合西藥抗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