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兒疫毒痢的問診
發布時間:2022/10/01 中醫問診 瀏覽次數:8
疫毒痢是小兒常見傳染病之一,臨床以發病暴急,癥見高熱、抽搐、昏迷為主要特征,又稱為“時疫痢”“疫痢”等。中醫認為,本病由暴感暑疫時毒,或飲食生冷不潔,邪蘊腸胃而致。小兒臟腑嬌嫩,脾常不足,疫毒穢邪傷及腸胃,邪毒壅盛,熱盛化火,內陷厥陰,蒙閉心包,引動肝風即成本病。若正不敵邪,可由熱毒內閉之實轉為元氣外脫之虛。《小兒衛生總微論方》指出:“小兒氣血怯嫩,臟腑軟弱,因觸冒風寒,飲食冷熱,以邪干正,致脾胃不和,凝滯停積,蘊毒結作、或水谷不聚,或膿血純雜,變而為痢。”《幼幼集成》亦指出:“積毒內郁,……遂爾神昏擾擾。”本病起病急驟,發展迅速,病情較重,臨證須及時診治,否則可危及生命。中醫治療本病以清心開竅、涼肝熄風、解毒涼血為基本原則,出現脫證時,當急以固脫救逆。
西醫的中毒型痢疾屬本病范疇。
(一)問診要點
本病常在未見下痢膿血之前,出現高熱、神昏、驚厥諸癥,臨床應提高警惕,注意詢問病勢緩急、飲食情況,密切觀察大便情況。若小兒在夏秋季節驟然起病,癥見神昏抽搐,壯熱待續、或病前有不潔飲食史,當首先考慮本病。未見痢下者,應用棉簽或灌腸等方法盡早檢到糞便,以明確診斷并同乙型腦炎、化膿性腦膜炎等病相鑒別。
本病總屬重證危候,但臨床病情亦有輕重之分。一般通過詢問熱勢、神志狀況及抽搐程度來了解病勢,隨址施治。若見高熱,煩躁不安神志尚清,抽搐輕微,屬邪在氣營,病情偏輕;若高熱不退,神昏譫語,抽搐頻繁,則屬毒陷營血,內竄厥陰,病情偏重;若除見上述實熱內閉證外,尚見面色蒼白,四肢厥冷等,則為元氣外脫之險證。
(二)分型問診
1.毒在氣營
問診高熱驟起,煩躁不寧,神志尚清,驚厥短暫輕微,頸項微強,或見痢下。
治法:泄火解毒,清熱涼營。方用葛根芩連湯加石菖蒲、連翹、全蝎、僵蠶。
2.毒邪內閉
問診:高熱待續,神昏譫語,反復驚厥,頻頻嘔吐,或見痢下膿血,尿黃少。
治法:清腸解毒,泄熱開竅。方用黃連解毒湯合白頭翁湯。神昏抽搐頻繁者,加菖蒲、膽南星、鉤藤、石決明。
3.內閉外脫
問診:除上述實熱內閉之證外,尚見面色青灰,冷汗淋漓,四肢厥冷,口唇紫紂。甚至呼吸不利,雙目無神,神志昏迷。
治法:回陽固脫,開閉醒神。方用參附龍牡救逆湯加減。呼吸不利者,加五味子、山萸肉;神昏抽搐者,加安宮牛黃丸;口唇紫鉗者,加丹參、赤芍、紅花。俟病情穩定,脫回閉開,當循治痢之法調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