癭病的問診
發布時間:2022/10/12 中醫問診 瀏覽次數:17
癭病是由于情志內傷,飲食及水土失宜,以致氣滯、痰凝、瘀血壅結于頸前所引起的,以頸前喉結兩旁結塊腫大為主要臨床特征的一類疾病。在中醫著作里,又有“癭”“癭氣”“癭瘤”“癭囊”“影袋”等名稱。本病多由長期郁怒憂思,使肝失調達,氣機郁滯,津液運行失常,凝聚成痰,壅結于頸前,其消長多與情緒有密切的關系;或因飲食水土失宜,使脾胃氣血失去正常功能,水濕不化,聚而成痰,壅結于頸前,發為癭病。本病多發于女性,是因為婦女的一些生理過程均與肝經氣血有密切的關系,如遇有情志不遂、飲食不調等致病因素,常可發生肝郁化火,導致氣滯、血瘀、痰凝。《雜病源流犀燭》:“癭瘤者,氣血凝滯,年數深遠,漸長漸大之癥。何謂癭,其皮寬,有似櫻桃,故名癭。亦名癭氣,又名影袋。”部分病人由于痰氣郁結化火,耗傷陰精,而致陰虛火旺。患病后如果調養治療得當,可很快恢復健康,但本病容易復發,所以應當在平時特別注意情志舒暢,飲食適宜。在治療上,當以理氣化痰,消癭散結為基本治療原則。癭腫質地較硬者,可適當配以活血化瘀之品;陰虛火旺者,可配合滋陰降火的藥物。
本病屬西醫甲狀腺疾病的范疇。如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、甲狀腺功能減退癥、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、地方性甲狀腺腫等。
(一)問診要點
問診時應注意病人癭腫的大小,生成時間的長短,軟硬程度,平素是否急躁易怒,以及居住是否為癭瘤好發地區。另外還應尋問病人,有無消瘦,每日大便的次數,出汗的情況和進食的情況等。本病主要應與瘰疬相鑒別,癭瘤一般較大,在頸正中,而瘰疬一般較小,如胡豆大、在頸的兩側或耳的前后,數量多少不等。
本病以頸前腫物為特征。故應詳細了解癭腫的情況,一般質軟者多為氣郁,而質硬者多為瘀血。在辨證時,更應問明兼癥,如胸悶,納差,善太息多為氣郁濕阻,煩躁易怒,心悸,汗出多為火熱之象。
(二)分型問診
1.氣郁痰阻
問診:頸部腫大,有頸部發脹感覺。伴有胸悶,胸脅竄痛,喜嘆息等癥狀。多有易生氣、激動的經過。
治法:理氣舒肝、化痰消癭。方用四海舒郁丸加減。如有咽部不利者,可加桔梗、牛蒡子、木蝴蝶、射干以清利咽喉。
2.痰結血瘢
問診:頸部腫大,隨吞咽而活動,質地較硬,并伴有胸悶,納差等。
治法:理氣活血,化痰消癭。方用海藻玉壺湯加減。結塊較硬者,可加重活血藥的用量,如三棱、莪術、炙山甲、丹參等;有熱象者,可加夏枯草、丹皮、玄參等。
3.肝火旺盛
問診:頸前腫大,質地柔軟、光滑。伴煩熱多汗,情緒急躁易怒,眼球突出,手抖舌顫,口苦咽干。
治法:清肝泄火。方用枙子清肝湯加減。手抖明顯者,可加鉤藤、石決明、白蒺藜,多食易饑者,加生石膏、知母。
4.心肝陰虛
問診:頸前腫大,質地柔軟。伴心悸不寧,心煩少寐,手抖汗出,眼干目眩,倦怠乏力。
治法:滋陰補心、養血柔肝。方用天王補心丹和一貫煎加減。手抖明顯者,加鉤藤、白疾蒺藜、白芍;大便溏瀉者,加白術、苡仁、淮山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