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問診之問寒熱
發布時間:2022/10/16 中醫問診 瀏覽次數:11
寒熱,是疾病過程中十分常見的癥狀,也是問診內容的重點之一。寒即怕冷,熱即發熱。根據病人怕冷的不同特點,寒又有惡寒、惡風與畏寒之分,凡病人有寒冷之感,雖加衣被,近火取暖而寒冷仍不解者,稱為惡寒;若病人怕冷較輕微,遇風覺冷,無風而寒冷輕微,稱為惡風,若病人怕冷,經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后寒冷感覺即可消失,稱為畏寒。發熱既是指病人體溫升高的客觀體征,又包括病人主觀感覺發熱,但體溫基本正常者,還包括病人全身或局部發熱者,如五心煩熱、骨蒸勞熱等。
寒熱癥狀產生的機理.主要取決于病邪的性質及機體陰陽盛衰情況。寒為陰邪,其性清冷,易傷陽氣,當機體感受寒邪時,陰寒內盛,則見寒象。熱為陽邪,其性炎熱,易傷陰液,當機體感受熱邪時,陽亢陰耗,則見發熱。當各種原因導致的內傷雜病,導致機體陰陽失調時,也常見有寒熱癥狀。陽亢可見有發熱,陰盛可見有惡寒.陽氣不足而陰偏盛,也可有畏寒,陰液不足而致陽氣偏盛,則虛熱內生。正如《素問·調經論》說:“陽虛則外寒,陰虛則內熱,陽盛則外熱,陰盛則內寒。”
問寒熱的要點,首先是間病人有無寒熱的癥狀,以及是寒熱并見,還是寒熱獨見,應進一步詢問寒熱出現的時間、特點、輕重、持續時間長短及其兼癥等情況。寒熱的臨床表現常有以下四種情況,即惡寒發熱、但寒不熱、但熱不寒、寒熱往來。
(一)惡寒發熱
惡寒發熱是指惡寒與發熱同時出現。它是外感表證的主要癥狀之一。惡寒發熱的產生機理,是外感表證初起,外邪襲表,損傷衛陽,肌表失于溫煦而惡寒;外邪束表,衛陽郁遏不得宣發,則郁而發熱。所以,外感表證常常惡寒與發熱同時并見。俗話說:“有一分寒熱,便有一分表證”,即是此意。
表證惡寒發熱的特點,一是惡寒與發熱并見,二是其發熱持續而不間斷。由于感受外邪的性質不同,其寒熱癥狀亦有輕重不同的表現,臨床根據寒熱的孰輕孰重及其兼癥的不同,可以判斷表證的性質。一般有以下三種類型:
1.惡寒重,發熱輕
病人自覺惡寒明顯,有輕度發熱,兼有頭身疼痛,無汗,脈浮緊等癥,為表寒證。是外感寒邪所致。因寒為陰邪,束表傷陽,故惡寒明顯。
2.發熱重,惡寒輕
病人感覺發熱較重,而有輕微怕冷,常兼口微渴,咽痛,微汗,脈浮數等癥,為表熱證。是外感風熱所致。因風熱為陽邪,易致陽盛,故發熱重。
3.發熱輕,惡風
病人發熱較輕微,亦有遇風怕冷之感,多兼自汗,脈浮緩等癥,為太陽中風證,亦稱傷風表證。是外感風邪所致。因風性開泄,使玄府開張,故自汗惡風。
此外,表證寒熱的輕重,不僅與病邪性質有關,而且與感邪的輕重和正氣的盛衰也密切相關。一般而言,邪正俱盛者,惡寒與發熱俱重;邪輕正衰者,惡寒與發熱均較輕;邪盛正衰者,多為惡寒重而發熱輕。因此,注意區分寒熱的輕重程度,不僅有助于判斷疾病的性質,還可以推測邪正之盛衰。
(二)但寒不熱
但寒不熱,是指病人只有怕冷的感覺,而無發熱。它可見于外感病初起尚未發熱之時,或者寒邪直中臟腑經絡,以及內傷虛證等,根據病人怕冷感覺的不同特點,臨床又分別稱為惡寒、惡風、寒戰、畏寒等。
1.惡寒
多為外感病初起,衛氣不能外達,肌表失其溫煦而惡寒,衛陽雖受阻但尚未集聚化熱。可見外感病的初期是以惡寒為主,所以古人又說“有一分寒熱,便有一分表證。”
2.惡風
多為外感風邪所致,風邪在表,衛分受損,故遇風有冷感而避之可緩。風性開泄,故有自汗,脈浮緩等,均為風邪傷表所致。
3.寒戰
病人惡寒的同時伴有戰栗,稱為寒戰,是惡寒之甚者,其病機病性與惡寒相同。
在外感病中,惡寒、惡風、寒戰是惡寒輕重的三個不同等級,三者名稱雖異,實質則同,皆屬惡寒,只是輕重程度不同而已。惡風,當為外感輕證微惡寒之意;寒戰,乃屬惡寒之童者,故古人稱“輕則惡風,霞則寒戰”。
應該注意,外感病中惡風、惡寒,寒戰癥狀獨立存在的時間很短,很快就會出現發熱的癥狀,成為寒熱并見。了解這些,對于掌握外感疾病的規律和進程有一定的幫助。
4.畏寒
多見于里寒證。其產生原因,一是素體陽虛,肌表失于溫煦而畏寒;二是臟腑之氣內虛,寒邪乘虛直中于臟腑,陽氣被傷,郁遏不能外達而畏寒。臨床可見于以下兩種情況:
(1) 久病體弱畏寒:兼見肢冷蜷臥,面色蒼白,喜厚衣向火,或下利清谷,小便清長,舌淡胖,苔白,脈遲無力等,屬于虛寒證。為久病陽氣虛衰,失于溫煦所致。
(2) 新病畏寒:可兼病處冷痛,疼痛較劇,或兼嘔吐,腸鳴泄瀉,肢冷不仁,舌淡苔白,脈沉遲或弦緊,屬于實寒證。乃寒邪直中臟腑,損傷陽氣所致。
(三)但熱不寒
但熱不寒,是病人只覺發熱而無怕冷感覺,多見于里熱證。由丁熱勢輕重、時間長短及其變化規律不同,臨床上有壯熱、潮熱、低熱之分,發熱的病機較為復雜,它是機體對病邪的一種全身性反應。長期發熱,可以消耗正氣,損害機體,嚴重者可以引起不良后果,外感病出現但熱不寒的表現,是外邪入里的標志。
1.壯熱
病人高熱持續不退(體溫在39℃以上),不惡寒但惡熱,稱為壯熱。常兼面赤,大汗,煩渴飲冷,舌紅,苔黃少津,脈洪大,壯熱多起病急驟,為風寒之邪入里化熱,或溫熱之邪內傳于里,正盛邪實,里熱熾盛,屬典型的里實熱證,例如傷寒陽明經證和溫病氣分證,即以壯熱為主要持征。
2.潮熱
病人定時發熱或定時熱甚,有一定規律,如潮沙之有定時。外感與內傷疾病中皆可見有潮熱,根據發熱出現的時間、特點及病機,可分為以下三種情況:
(1) 陽明潮熱:亦稱日哺潮熱。是以日哺之時(日哺為申時,即下午3~5時)發熱或熱勢加劇為特點,熱勢較高,熱退不凈。同時伴有腹滿硬痛,拒按,大便秘結,舌苔黃燥或焦黃,或有芒刺,脈象沉實,甚則譫語。是由于熱邪蘊結陽明胃腸,燥屎內結所致。由于陽明經氣旺于日哺之時,邪熱內結陽明,每當H 哺之時,正邪交爭而發熱加劇,故此種潮熱是辨陽明腑實證的重要依據,而名曰陽明潮熱。
(2) 濕溫潮熱:見于溫病中的濕溫病。其特點是身熱不揚,即肌膚初捫之不覺很熱,但捫之稍久即感灼手,午后熱甚,熱退不凈、常兼胸悶泛惡,頭身困重、便溏不爽,苔黃膩,脈濡數等癥。因濕性粘膩,濕遏熱伏,熱難透達于表,故身熱不揚。又因午后屬陰,濕為陰邪,當旺于陰分,故發熱以午后為甚。
(3) 陰虛潮熱:多見于陰虛證候之中。其特點是午后或夜間發熱,熱勢較低(一般體溫不超過38℃), 或者自我感覺發熱而體溫并不高,并見五心煩熱,甚或骨蒸發熱,常兼兩顴潮紅,盜汗,舌紅少津,少苔,脈細數。病由陰虛不能制陽,虛陽外浮而發熱,又因午后及夜間本當陰氣漸盛,但陰虛不能制陽,故午后或夜間熱盛。陰虛潮熱多見于慢性衰弱性疾病,如肺癆病、虛勞病等。
3.低熱
病人發熱不高(體溫在38℃以下),或自覺發熱而體溫正常者,均為低熱。根據病程的新久,低熱可分以為下兩種:
(1) 新病低熱:驟然起病,發熱輕微。多見于外感風熱、燥熱或風濕熱痹初期,受邪較輕微,或機體抗邪能力較弱,故而起病雖急,但發熱不重。
(2) 長朔低熱:發熱時間長,而熱勢始終不高,稱為長期低熱。臨床又分為以下幾種:
①陰虛發熱:見陰虛潮熱。
②氣虛發熱:長期低熱,或時低時高,起伏變化,遇勞則甚,兼見神疲乏力,少氣懶言,自汗,面色晄白,食少便溏,舌淡,脈細弱等癥,稱為氣虛發熱。
氣虛發熱的埋論,來葆于李東垣的《脾胃論》,其病機較為復雜,且爭議較大,以下幾種說法可資參考:
脾胃氣虛,陰火上沖:脾胃氣虛,谷氣下流,蘊為濕熱,促使下焦陰火即少陰之火上沖而發熱。
氣虛外感,正邪柜搏:素體氣虛,衛外失固,感受外邪,正邪相搏而致發熱。
脾胃氣虛,營血虧虛:脾胃乃氣血生化之源,脾胃虛弱,運化失司,不能生養營血,血虛而引起發熱。
陽損及陰,陰虛生熱:素體陽虛,脾土失溫,生化失常,陰液生化不足致陰虛,陰虛生內熱則發熱。
③小兒夏季熱:亦稱疰夏。在炎夏季節,小兒長期低熱不已,亦可出現高熱,兼見煩躁,口渴,無汗,多尿等癥,至秋涼時不治自愈,好發于體弱兒童。多因小兒體質氣陰不足,不能適應夏季炎熱氣候所致。
④溫病后期低熱:表現為身發低熱,手足心熱甚于手足背,兼見口干舌燥,神疲乏力,舌紅少苔,脈細數。是溫病后期,病邪雖去,陰津耗損尚未恢復所致。
⑤淤血發熱:常見于午后或夜間發熱,或自覺身體某一局部發熱,兼見口干,但欲漱水不欲咽,舌質青紫或有瘀斑,脈澀而遲緩等。血本屬陰,瘀血乃病在陰分,故發熱多見于午后或夜間。
(四) 寒熱往來
病人惡寒與發熱交替發作,謂之寒熱往來,它是半表半里證的重要特征,外邪入侵,邪氣停留于半表半里之間,邪正分爭,互為進退,正衰邪進則寒,正盛邪退則熱。根據寒熱出現的時間和規律,臨床常有下述三種情況:
1.寒熱往來無定時
即惡寒與發熱交替發作,無一定時間規律,并伴有口苦,咽干,目眩,胸脅苦滿,不欲飲食,脈弦等癥,此為《傷寒論》的少陽證。少陽為半表半里之間,邪正相爭,時有進退,故為寒熱往來無定時。
2. 寒熱往來有定時
多為寒戰與壯熱交替發作,有明顯的時間規律性,一日一發或二三日一發,多為瘧疾病,常兼有頭痛欲裂,口渴引飲,并且先寒戰后發熱,繼而大汗,汗后熱退如常人,反復發作,經久不愈。此為瘧邪入侵人體,伏于半表半里的膜原部位,因而出現寒熱交替發作。
3.經期寒熱往來
婦女月經期間,出現寒熱往來,經水時來時斷,伴有胸脅滿悶或神志異常,此為《傷寒論》的熱入血室證。由于經期感受外邪,邪熱乘虛內陷血室,血熱互結,影響了少陽三焦氣機的正常運轉,故見寒熱往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