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典-用心做最好的中醫知識整合平台!
中醫辨證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中醫辨證 > 出汗癥狀的鑒別診斷

出汗癥狀的鑒別診斷

發布時間:2022/09/23 中醫辨證 瀏覽次數:12

出汗為臨床上常見癥狀之一,當人體發生疾病時,如外邪侵襲,營衛失調,陽熱亢盛,迫津外泄,陰陽虧虛,汗失統攝;或津血不足,化源匿乏等,皆可引起異常出汗。

(一)無汗

【概述】

無汗指當汗出而汗不出者。正常人春夏陽氣疏泄,氣血趨向于表,故有汗;秋冬陽氣匿減,氣血趨向于里,故少汗或無汗,此乃自然之勢。倘若外邪入侵肌表,或邪熱內迫,或陰陽氣血虧少,當汗出而汗不出,是為病。

【鑒別診斷】

外感風寒證:無汗,惡寒發熱,頭身疼痛,鼻塞流涕,咳嗽痰稀。舌苔薄白,脈浮緊。

表寒里熱證:無汗,發熱惡寒,肢體煩疼、鼻塞聲重,煩躁口渴咽痛,咳嗽痰黃,溲赤便秘。苔白或薄黃,脈浮數。

寒濕束表證:無汗,頭脹如裹,肢體沉重,骨節煩疼,畏寒微熱。舌苔白膩,脈浮緊或緩。

邪熱入營證:高熱不退,大汗出后繼則無汗,煩躁不眠,口不甚渴,舌降而干,脈細數。

陰血虧虛證:久病少汗或無汗,皮膚干燥,毛發焦枯,五心煩熱,舌淡或紅干,脈細。

陽氣虧虛證:畏寒,肢體無汗,神疲倦臥,面色白。舌淡胖嫩,脈沉遲無力。

【鑒別要點】

外感內傷,新病久病均可見無汗,病人無汗,發病急,病程短,臨床表現為惡寒重,發熱輕,為外感表寒實證。溫病后期見無汗必有陰津虧損之候。內傷久病或體虛患者見無汗,或為陰血虧虛,或為陽氣不足,前者兼有血虛或陰虛火旺之候,后者兼有陽虛內寒之象。

(二)有汗

【概述】

人體不因勞累、緊張,不因天熱,不因著衣過暖或服用發散藥物等因素汗出,皆屬病理性汗出。凡營衛不密,內熱壅盛,陰陽失調均可引起汗出的異常。病理性出汗的臨床表現很多,診斷時要問清楚出汗的時間、汗量的多少,出汗的部位以及病程的長短等,以鑒別證候。

【鑒別診斷】

太陽中風證:汗出惡風,周身酸楚,身微發熱,舌苔薄白,脈浮緩。

外感風熱證:身熱汗出,微惡寒,咽痛,舌苔薄黃,脈浮數。

暑傷氣陰證:盛夏季節,汗出量多,煩渴引飲,肢倦神疲,舌質淡嫩少苔,脈虛無力。

熱熾陽明證:大汗不已,高熱面赤,煩渴引飲,舌苔黃燥,脈洪大有力。

亡陽證:大汗淋漓,汗出如珠,汗液清稀而涼,畏寒倦臥,四肢厥冷,精神萎靡,面色蒼白,呼吸微弱。舌潤,脈微欲絕或浮數而芤。

亡陰證:大汗不止,汗出如油,汗液粘稠而咸,身熱,手足溫,渴喜冷飲,呼吸氣粗,體倦神疲。唇舌干紅,脈虛數或細數無力。

陽氣虛自汗:白天易出汗,動則尤甚,稱為自汗。多伴有畏寒肢冷,氣短懶言,面色白光 白,平時不耐風寒,極易感冒,舌質淡苔薄白,脈虛弱。

陰虛盜汗:入睡時汗出,醒來即止,稱為盜汗。多伴有潮熱,顴紅,五心煩熱,舌紅,脈細數。

戰汗:多見于外感病的過程中,先惡寒戰栗,繼而汗出。

汗出偏沮:半側身體有汗,或上或下,或左或右,可見于中風先兆、中風證、痿證、截癱等病,

頭汗:頭面多汗,伴有心胸煩悶不適,面赤口渴,舌尖紅,苔薄黃,或煩熱口渴,胸悶納呆,身重倦怠,惡心泛嘔,小便不利。舌苔黃膩。

【鑒別要點】

出汗癥可見于許多疾病之中,病因雖多,亦不外外感虛實兩類。可從出汗的時間、汗量、出汗的部位,以及伴隨癥狀中進行鑒別。外感表證出汗發病急、病程短,伴有惡寒發熱等表證;內傷病出汗比較復雜,大汗出者有實熱證和虛寒證之別,前著具有四大證特征,后者則見一派虛寒之象。自汗和盜汗是指不同時間的出汗,臨床上尚須結合四診資料以判斷陽氣虛或是陰虛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