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太陰病證
發布時間:2022/10/01 中醫辨證 瀏覽次數:14
【概念】太陰病證是由多種原因所致脾陽虛衰,寒濕內生所表現的證候。太陰病為三陰病之輕淺階段,其病變特點為里虛寒證。可因三陽病治療失當,損傷脾陽而起,亦可由風寒之邪直接侵犯而成。本證是以腹滿時痛,自利,口不渴等虛寒之象為辨證要點。
太陰的生理與病理:
太陰包括手太陰肺、足太陰脾,并分別與手陽明大腸、足陽明胃相表里。脾與胃、肺與大腸在功能上相互協調,清陽升而濁陰降,精微布而水液行,維持著人的正常生命活動。
太陰為三陰經之一,有陰氣旺盛的意思,因其位于三陰之表,故又有”太陰為開”之說。
太陰病中之”太陰”,主要是指脾(胃)而言。脾胃為元氣之本,元氣是健康之根,脾胃傷則元氣衰,元氣衰則病由所生。太陰病的發生,可由三陽病傳變而來,亦可因寒邪直中所致,且以后者為主。病至太陰,侵犯于脾,致使脾陽不足,運化失職,寒濕內生。故其病位在里,病性屬寒、屬虛。
【臨床表現】腹滿而吐,食不下,自利,口不渴,時腹自痛,四肢欠溫,脈沉緩而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