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六經辨證
發布時間:2022/10/02 中醫辨證 瀏覽次數:9
六經辨證,是將外感病發生、發展過程中所表現的不同證候,以陰陽為總綱,歸納為三陽病(太陽病、陽明病、少陽病)、三陰病(太陰病、少陰病、厥陰病)兩大類,分別從邪正斗爭關系 、病變部位、病勢進退緩急等方面闡述外感病各階段的病變特點,并作為指導治療的一種辨證方法。
六經辨證論治方法,是東漢張仲景在《素問·熱論》所謂”傷寒一日,巨陽受之……;二日陽明受之……;三日少陽受之……;四日太陰受之……;五日少陰受之……;六日厥陰受之……”的認識基礎上,并結合外感病的臨床病變特點而總結出來的,為中醫臨床辨證之首創,為后世種種辨證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礎。
六經辨證,是經絡、臟腑病理變化的反映。《靈樞·海論》云:”夫十二經脈者,內屬于臟腑,外絡于肢節。”傷寒病的發生,是人體感受六淫之中風寒之邪,始從皮毛、肌腠,漸循經絡,由表及里,進而傳至臟腑。因此,它的病理變化,當病邪淺在肌表經絡,則表現為表證;若寒邪入里化熱,則轉為里實熱證;而在正虛陽衰的情況下,寒邪多易侵犯三陰經,出現一系列陽虛里寒的病理變化。
六經病證的臨床表現,均以經絡、臟腑病變為其病理基礎,其中三陽病證以六腑的病變為基礎,三陰病證以五臟的病變為基礎。因此,六經辨證的應用,不限于外感熱病,也用于內傷雜病,但其重點在于分析外感風寒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其傳變規律,因此又不能完全等于內傷雜病的臟腑辨證。